柳冠中——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、中国工业设计之父在本次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:
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,设计应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不久前,75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被誉为“中国工业设计之父”的柳冠中先生做客“造就”演讲,他言辞犀利地批评了“一切向钱看”的浮躁之风,并指出:应该把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。“设计是第三种智慧”,这是我在1956年提出来的。历代先贤都把科学与艺术并称为两大智慧,所以我把设计称为“第三种智慧”。
设计,是为人类社会而生的,它将决定全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。科学可以造福人类,也可以毁灭人类;艺术追求的是极致,是自我的表现。设计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但是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:艺术关注的是浪花掀起,而设计关注的是海平面是不是提升了。
有了工业,
但还没有完成工业化
有人说,“中国制造”目前在世界上排老二,发展势头很好。但是,实事求是地说,这个“制”其实不是中国的“制”。
什么是“制”?是指工业生产的标准、规范、流程。在中国,这些大多是引进的。中国80%的中小企业,有自己开发创造的技术吗?没有,大多数也是靠引进的。
中国还处于制造业的第三梯队,咱们千万不能自鸣得意,心里必须清楚。
要从“中国制造”转向“中国创造”,这个方向绝对没错,但是首先,怎么从加工型的制造转向独立自主的制造,这一步要迈过去。
拉夫威格曼——iF国际设计大奖全球执行总裁。发表演讲并展示了多项获得国际大奖的案例。
封昌红——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,在本次大会上发表工业设计演讲:朋友圈中的工业设计,再次强调了“设计源于生活,生活因设计而改变”
标题
描述描述描述描述